|
2019年底,中国电信泰州分公司荣誉出品的《最美电信人——前辈员工访谈录》的采访工作进入议事日程。靖江分公司的综合文秘王兰一人承担了10天内采访7名退休员工的紧急任务。王兰深知,这是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工程,稿件质量要对得起每一个为电信事业贡献一切的前辈,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。
重任在肩,王兰像陀螺一样高速运转。被采访者白天没有时间,她就晚上上门;有的老员工记忆力不好,她就多跑几次,反复帮他们回忆;有的不善表达,她就辗转多个渠道,争取获得更多素材。终于,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文字在王兰笔下流淌出来。
“写作这些前辈电信人的故事,对我来说,是一次思想境界的提升,让我从前辈那里面对面受到教育,让我更加知道,该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。”
以勤为径
自2000 年从江苏省邮电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,王兰已辗转7 个部门。工作近20年来,她干过机务、跑过营销、摸过线务、做过支撑,是一名不折不扣的“电信老兵”。2015 年,她被选配到分公司办公室,成为一名“文字工作者”。
初来乍到,面对领导讲话、工作汇报、专题调研、典型材料、新闻信息等各类文章体裁,王兰有些犯难。虽然在多个部门锻炼过,很多工作都比较熟悉,可是从企业层面总揽全局做好宣传,她一时还感觉差距很大。但既然任务已经来了,她觉得就得拿出精气神,干出点样子来。
王兰深知,想写好材料不可能一蹴而就。于是她广泛积累“素材”,从行业方针政策、业界动态、上级公司会议精神、工作部署,到公司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、经验做法,一一网罗,分门别类,以便“有米下锅”。她通过研读行家里手的文章以及《江苏邮电报》发布的优秀稿件汲取营养,学框架结构、学遣词造句,在揣摩总结的基础上融会贯通,逐步提升自己的谋篇布局能力。她勤于练习,从“豆腐块”写起,精写细酌。日积月累下来,王兰的写作逐渐走上轨道,得到领导认可。
多跑一线
为了给公司的通讯报道寻得源头活水, 王兰坚持深入现场、服务一线。她通过实地蹲点采访和跟拍,捕捉鲜活事例、记录感动瞬间。一次暖心细致的客户服务,一次成功精准的业务营销,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装维人员,冲锋在前的支局“领头羊”等,王兰笔下于是总有那么多接地气的生动素材。
2018年夏天,靖江分公司多频次地开展集中营销服务活动。每场大型活动中,王兰都跟随大部队早出晚归,辗转小区和村埭,采写出多篇不同角度的宣传稿件。盛夏的“铸铅行动”中,王兰几天晒下来,满脸起了疹子,她简单抹了点芦荟胶,第二天继续跟上大部队;防疫期间,她戴上口罩,和典型人物们一起逆行。通讯稿件注重时效性,于是王兰常常需要在事件之后熬夜赶稿,确保稿子在最短时间内出炉。
近年来,王兰采写的众多通讯稿件刊登在《江苏邮电报》,建国70周年人物宣传稿也被中国电信集团微信公众号选用。
严谨细致
办公室工作琐碎繁杂。除了通讯报道,王兰也承担了一部分事务性工作。
有句话说得好:几案精严见性情。王兰的办公桌上,“政府事务、妇女工作、12345 投诉、公免管理、公文收发”等数个文件夹分门别类、整整齐齐的摆放着;王兰的电脑桌面也是始终保持干净整洁,缘于她每完成一项材料,都会分类归并到电脑硬盘里,下次再查询时就能像剥洋葱一样迅速找到;有些事务一时无法完成,时间一长容易遗忘,她就养成了随时记录的习惯,将未完待续的工作事项储存在手机里,便于随身查看提醒。这些细节足见她的严谨与投入。
二十载春华秋实,因为长年辛勤伏案工作,王兰的颈椎和眼睛落下了一些顽疾,她先后获得“市公司优秀党员、优秀通讯员”、《江苏邮电报》优秀通讯员、靖江市“三八红旗手”等荣誉。
王兰一直在书写别人的故事,而我们是则是怀着一种敬佩书写王兰的故事。王兰的故事必将和电信的所有奋斗故事汇聚在一起,创造出电信事业发展的一个个辉煌成就,汇聚成我们这一代电信人最美的青春篇章!
(张旭雯)
|
|